Jan 06 2024

腸躁症小百科1:腸躁症的基礎認識篇

部落格圖片-0607-無邊框 (1).jpg__PID:da3199f7-6846-482d-9947-4f5d944ad91a

象一下,你的腸道像一個敏感的警報系統,當遇到壓力、不適合的食物或生活失衡時,它就會發出信號:腹痛、腹脹、甚至是腹瀉或便秘。這些就是腸躁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,IBS)患者的日常。在本系列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IBS的各個方面,從它的症狀和類型到如何診斷和管理這個難纏的病症。最後我們還有一個訪談的案例分享,讓你知道自己其實不孤單!

影響的人群統計

在台灣,大約每10人就有1人受到IBS的影響,其中女性的比例較男性為高。這種情況在全球範圍內也有相似的趨勢,但每個地區的發病率都有所不同,這可能與飲食習慣、生活方式和社會壓力有關。

腸躁症定義與症狀

腸躁症是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,意味著它是由腸道功能問題引起的,而不是因為結構性損傷。症狀包括但不限於:

  • 腹痛和不適感
  • 腹脹或脹氣
  • 腹瀉或便秘(有時兩者交替出現)

為了診斷IBS,這些症狀需要持續至少三個月,並且在過去一年內至少出現過三次。

不同類型的IBS及其症狀

IBS主要有三種類型,每種類型的症狀和管理策略略有不同:

  • IBS-D(腹瀉型):這類患者主要表現為頻繁的腹瀉,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頻繁尋找洗手間。
  • IBS-C(便秘型):這類患者則以便秘為主,常感覺腸道阻塞,排便困難。
  • IBS-M(混合型):這類患者的症狀在腹瀉和便秘之間交替出現,症狀多變。

透過了解這些類型,患者和醫生可以更針對性地選擇治療和管理方法,以減輕症狀並改善生活質量。

CTA-1.png__PID:70f36a37-b1c0-4a09-9a10-345bd36b2954

患者故事:王小姐的腸躁之旅

王小姐是一名32歲在快銷品產業上班的平面設計師,她從大學時代就開始經歷不定時的腹痛和腹脹問題。最初,她以為這只是偶爾的消化不良,但症狀逐漸變得更頻繁,更難以管理。"最困難的時刻是在我自己的婚禮上," 王小姐回憶說。"我需要不時地跑去洗手間,那天我真的非常痛苦,在我最重要的一天發生這種事情,讓我感到非常尷尬和難過。"經過數次訪問家庭醫生和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之後,王小姐被診斷出患有IBS-D,即以腹瀉為主的腸躁症。醫生建議她嘗試低FODMAP飲食,並開始記錄飲食日記,以找出可能觸發症狀的食物。"改變飲食初期非常困難,因為我必須放棄很多我喜愛的食物,比如洋蔥、大蒜麵包、拿鐵," 王小姐解釋。"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我開始注意到我的症狀有了明顯的改善。"除了飲食調整,王小姐還參加了心理諮商,學習如何通過正念和瑜伽來管理壓力,這對她控制IBS的情緒觸發因素非常有幫助。

"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,我不是在與我的身體作戰,而是要學會與它和諧共處。接受IBS是我的一部分,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管理它,讓我感到我又重新掌控了生活,""如果我的故事能幫助其他正經歷這種情況的人感到他們不是孤獨的,那麼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," 王小姐微笑著說。

CTA-2.png__PID:1bc470f3-6a37-41c0-8a09-1a10345bd36b

希望這篇文章能讓讀者對腸躁症有更全面的認識,並為那些可能正在尋找答案的人提供幫助。在接下來的文章中,我們將探討IBS的成因、診斷方法和管理策略。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正面臨類似問題,請記得,你們不是孤單的。

Related Posts